宗镜录-凯发官网入口
问。理唯一道。事乃万差。云何但了一心。无边佛事悉皆圆满。
答。出世之道。理由心成。处世之门。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无边。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无迹。因卷而说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说多。此法未曾多。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无而不无。一多相依。互为本末。通有四义。一相成义。则一多俱立。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二相害义。形夺两亡。以相依故。各无性也。三互存义。以此持彼。不坏彼而在此。彼持此亦尔。经颂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四互泯义。以此持彼。彼相尽而唯此。以彼持此。此相尽而唯彼。经云。知一即多多即一。又由彼此相成。资摄无碍。是故得有大小即入。一多相容。远近互持。主伴融摄。致使尘尘现而无尽。等帝网以参差。故得事事显而无穷。若定光而隐映。又一多无碍之义。古德以喻显示。如数十钱法。此有二体。一异体。二同体。就异体中有二。一相即。二相入。又以诸缘。起法有二义。一空有义。此即自体。二有力无力义。此望力用。由初义故约相即。由后义故得相入。初空有义中。由自若有时他必无。故他即自。何以故。由他无性。以自作故。二由自若空时他必有。故自即他故。何以故。由自无性。用他作故。以空有无二体故。所以常相即。若不尔者。缘起不成。有自性等过。二力用中。自有全力。所以能摄他。他全。无力故。所以能入自。不据自体。故非相即。力用交彻故。成相入。十数为譬者。复有二门。一异体门。二同体门。就异体门中复有二。一者一中多。多中一。如经颂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此约相说。二者一即多。多即一。如经颂云。一即是多多即一。义味。寂灭悉平等。远离一异颠倒相。是名菩萨不退住。此约理说。
问。既其各各无性。那得成其一多耶。
答。此由法界实德。缘起力用。普贤境界相应。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减也。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如似一即十缘成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如柱若非舍。尔时则无舍。若有舍亦有柱。即以柱即是舍。故有舍复有柱。一即十十即一故。成一复成十也。
问。若一即十。此乃无有一。若十即一。此乃无有十。那言一之与十。复言以即故得成耶。
答。一即非一者。是情谓一。今所谓缘成一。缘成一者。非是情谓一故。经颂云。一亦不为一。为破诸数故。浅智着诸法。见一以为一。
问。前明一中多。多中一者。即一中有十。十中有一。此明一即十有何别耶。
答。前明一中十者。离一无有十。而十非是一。若此明一即十者。离一无有十。而十即是一。缘成故也。二同体门者。还如前门。相似。还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今就此门中说者。前异体门言一中十者。以望后九故名一中十。此门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
问。若一中即有九者。此与前异体门中一即十有何别耶。
答。此中言有九者。有于自体九而一不是。九若前异体说者。一即是彼异体十。而十不离一。
问。一中既自有九者。应非缘成义。
答。若非缘成。岂得有九耶。
问。一体云何得有九。
答。若无九即无一。次明同体门中一即十者。还言一者。缘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一即十既尔。一即二三亦然。
问。此中言自体一即十者。与前同体一中十有何别耶。
答。前明自体中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此为异。
问。此明一体即十。为摄法尽不。
答。随智差别故。亦尽亦不尽。何者。如一若摄十。即不为尽。若具说。即无尽也。
问。为摄自门无尽。为摄余门亦无尽耶。
答。一无尽。余亦无尽。若余不尽。一亦不尽。若一成。一切即成。若一不成。一切即不成。是故此摄法。即无尽复无尽。成一之义也。于三四义。犹若虚空。即是尽。更不摄余。故名无尽。故知亦摄尽不尽也。
问。既言一即能摄者。为只摄一中十。亦得摄他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