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凯发官网入口

  答曰。住我际得授记。住众生际。寿命际人际得授记。又问。我际当于何求。答曰。当于如来解脱际求。又问。如来解脱际。复于何求。答曰。当于无明有爱际求。又问。无明有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毕竟不生际求。又问。毕竟不生际。当于何求。答曰。当于无知际求。又问。无知者。为无所知。云何于此际求。答曰。若有所知求不可得。以无知故。于此际求。又问。此际无言。云何可求。答曰。以言语断。是故可求。又问。云何言语断。答曰。诸法依义不依语。又问。云何依义。答曰。不见义相。又问。云何不见。答曰。不生分别义是可依。我为能依。无此二事。故名通达。又问。若不见义。此何所求。答曰。不见不取。故名为求。又问。若法可求即是有求。答曰。不尔。夫求法者。是无所求。何以故。若是可求则为非法。又问。何者是法。答曰。法无文字。亦离言语。又问。离文言中。何者是法。答曰。文言性离。心行处灭。是名为法。一切诸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善男子。若有所说。即是虚妄。中无实法。又问。诸佛菩萨。常有言说。皆虚妄乎。答曰。诸佛菩萨。从始至终。不说一字。云何虚妄。又问。若有所说。云何过咎。答曰。谓言语过。又问。言语何咎。答曰。谓思量过。又问。何法无咎。答曰。无说有说。不见二相。是即无咎。又问。过何为本。答曰。能执为本。又问。执何为本。答曰。着心为本。又问。着何为本。答曰。虚妄分别。又问。虚妄分别。以何为本。答曰。攀缘为本。又问。何所攀缘。答曰。缘色声香味触法。又问。云何不缘。答曰。若离爱取。则无所缘。以是义故。如来常说诸法平等。是以法平等故。说无差别。此方说法。十刹皆然。即一处遍一切处故。所以同证同宣。互为主伴。如华严指归问云。如忉利天说十住时。既遍虚空。未知夜摩天等处。亦说十住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彼不说。则说处不遍。若彼亦说。何故经中唯言。忉利说十住法门。夜摩说十行等。答。此说十住。忉利天处。尽遍十方一切尘道。是故夜摩等处。皆有忉利。即于如此遍夜摩等忉利天处。说十住法。是故忉利无不普遍。仍非夜摩。夜摩等处说十行等。皆亦遍于忉利等处。仍非忉利。当知余位亦尔。若约十住与十行等。金位相摄。即彼此互无。各遍法界。若约诸位相资。即此彼互有。同遍法界。

  又问。余佛说处。与舍那说处。为相见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谓若相见。即乖相遍。若不相见。不成主伴。

  答。互为主伴。若性遍法界。彼此互无。故不相见。若相遍法界。此彼互有。故无不相见。如舍那为主。证处为伴。无有主而不具伴。是故舍那与证处。同遍法界。谓于东方证法来处。彼有舍那。还有东方而来作证。一一远近。皆同遍法界。一切尘道。无障无碍。思之可见。

  问。既称观心自悟。不假外缘。云何广赞佛恩。称扬经教。

  答。若不因教所指。何由得识自心。设不因教。发明。亦须凭教印可。若不然者。皆成自然外道。闇证禅师。直饶生而知之。亦是多生闻经熏种。或乃诸圣本愿冥加。所以台教云。夫一向无生观人。但信心益。不信外佛威加益。此堕自性痴。又一向信外佛加。不内心求益。此堕他性痴。共痴。无因痴。亦可解。自性痴人。眼见世间牵重不前者。傍力助进。云何不信。罪垢重者。佛威建立。令观慧得益。又汝从何处得是无生内观。从师耶。从经耶。从自悟耶。师与经。即是汝之外缘。若自悟者。必被冥加。汝不知恩。如树木不识日月风雨等恩。经云。非内非外。而内而外。而内故。诸佛解脱。于心行中求。而外故。诸佛护念。云何不信外益也。又若论至理。无佛无众生。岂云感应。若于佛事门中。机应非一。若无众生机。诸佛则不应。岂可执自执他。论内论外。而生边见耶。

  如法华玄义问云。众生机。圣人应。为一为异。若一则非机应。若异。何相交关而论机应。

  答。不一不异。现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有机感。是故不一。譬如父子天性相关。骨肉遗体。异则不可。若同者。父即子。子即父。同又不可。只不一不异。而论父子也。众生理性。与佛不殊。是故不异。而众生隐。如来显。是故不一。不一不异。而论机应也。又同是非事非理。故不异。众生得事圣人得理。又圣人得事凡夫有理。故论异。

  问。为用法身应。用应身应。若应身。应身无本。何能应。若用法身应。应则非法。

  答。至论诸法。非去来今。非应非不应。而能有应。亦可言法应。亦可言应应。法应则冥益。应应则显益。分别冥显有四义。如后说。明机应相者。约善恶明机相。约慈悲论应相。若善恶为机。为单。为共。解者不同。或言单恶为机。承经云。我为断一切众生疮疣重病。又云。如有七子。然于病者。心则偏重。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又云。如来不为无为众生而住于世。又无记是无明。终属恶摄。此即单以恶为机。或单以善为机。承大涅槃经云。我观众生。不观老少中年。贫富贵贱。善心者。即便慈念。此则单善为机。或云。善恶不得独为机。何者。如金刚后心即是佛。众善普会。善恶无过。此何得为机耶。虽云佛佛相念。此是通语。而无拔无与。故知单善不得为机。单恶不得为机者。如阐提极恶。不能感佛。大涅槃经云。唯有一发不能胜身。即是性得理善。此是通机。终不成感也。或取善恶相带为机者。从阐提起改悔心。上至等觉。皆有善恶相带。故得为机。是故约此善恶明其相也。次约慈以明应相者。或单以慈应。经云。慈善根力。象见师子。广说如涅槃经。或单以悲为应。如请观音经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或合用慈悲为应。何者。良以悲心熏于智慧。能拔他苦。慈心熏于禅定。能与他乐。经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论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岂是水银真金。单能度色像耶。当知慈悲和合论应也。

  问。众生善恶有三世。何世为机。圣法亦有三世。何世为应。过去已谢。现在不住。未来未至。悉不得为机。亦不得为应。云何论机应耶。

  答。若就至理穷核。三世皆不可得。故无应。故经言。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以四悉檀力。随顺众生说。或用过去善为机。故言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又如五方便人。过去集方便者。发真则易。不集则难。是故以过去善为机。或可以现在善为机。故言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或可以未来善为机。未生善法。为令生故。又如无漏无集因。而能感佛也。故智度论云。譬如莲华在水。有已生。始生。未生者。若不得日光。翳死不疑。三世善若不值佛。无由得成。恶亦如是。或以过去之罪。今悉忏悔。现造众罪。今亦忏悔。未来之罪。断相续心遮未来故。名之为救。何者。过去造。恶障。现善不得起。为除此恶。是故请佛。又现在果。苦报逼迫众生。而求救护。又未来之恶。与时相值。遮令不起。故通用三世恶为机。应亦如是。或用过去慈悲为应。故云我本立誓愿。欲令得此法。或用现在慈悲为应者。一切天人阿修罗。皆应至此。为听法故。未度令度也。又用未来为应者。即是寿量中。未来世益物也。亦如安乐品中云。我得三菩提时。引之令得住是法中。若通论。三世善恶皆为机。别论。但取未来善恶为正机也。何者。过去已谢。现在已定。只为拔未来恶。生未来善耳。

  问。若未来为正机者。四勤意云何。

  答。此以属通意。今更别答者。只为过去恶。遮未来善故。勤断过去恶。只为过去善不得增长。增长者。即未来善也。是故四正勤中。言虽过去。意实未来。

  问。未来有善恶。佛云何照。

  答。如来智鉴。能如是知。非下地知。仰信而已。何可分别。

#佛藏 #四库全书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