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考-凯发官网入口
病在表而下之,则虚其里,阳邪乘虚而入,故协热而利不止;表有头疼,发热恶寒,故曰表证尚在;里有热邪,故喘而汗出。表证尚在,故用葛根、甘草之辛甘以解表;里有邪热,故
卷一 伤寒门第二
脾约丸
麻仁(二升,去壳)芍药(炒)枳实(麸炒,各半斤)浓朴(姜汤炒)大黄(酒浸)杏仁(去皮尖,各一斤)
伤寒瘥后,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难者,主此方以通肠润燥。
枳实、大黄、浓朴、承气物也;麻仁、杏仁,润肠物也;芍药之酸,敛津液也。然必胃强者能用之,若非胃强,则承气之物在所禁矣。
卷一 伤寒门第二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制)粳米(各半升)人参(三两,去芦)甘草(一两,炙)
伤寒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此方主之。
伤寒由汗、吐、下而瘥,必虚羸少气,虚则气热而浮,故逆而欲吐。竹叶、石膏、门冬之寒,所以清余热;人参、甘草之甘,所以补不足;半夏之辛,所以散逆气;用粳米者,恐石膏过寒损胃,用之以和中气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乌梅丸
乌梅(三十枚,去核)人参(去芦)细辛(去土)黄柏(去皮)附子(炮)桂枝(净洗,炮,各六钱)黄连(一两六钱,炒)干姜(一两,炮)当归(洗净)蜀椒(去目及闭目者,各四钱)
胃虚脏寒,得食而呕,蛔从上出者,此方主之。
乌梅味酸,蛔得之而软;连、柏味苦,蛔得之而伏;椒、细味辛,蛔得之而死;干姜、附、桂,温脏寒也;人参、当归,补胃虚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烧散
裆(取隐处者烧灰,方寸匕,水和服。男取女者,女取男者)。
伤寒阴阳易者,此方主之。
伤寒男子新瘥,未及平复,妇人与之交,得病,名曰阳易;妇人伤寒新瘥,未及平复,男子与之交,得病,名曰阴易。以无病患染着余毒而病,如换易也。取此物者,亦以病因于阴阳感召而得,故亦以阴阳之理治之。又曰:五味入口,咸入肾,腐入肾,秽入肾,乃浊阴归地之意也。裆味咸而腐秽,故能入少阴;烧之则温,故足以化气;灰之则浊,故足以溺膀胱。经曰:浊阴归六腑,是也。药物虽陋,而用意至微,不因其陋而忽之,则升仲景之阶矣!
卷一 伤寒门第二
枳实栀子豆豉大黄汤
枳实(三枚)栀子(十四枚)豆豉(一升)大黄(一两)
伤寒新瘥后,食复者,此方主之。
伤寒新瘥,胃气未复,内伤饮食,其热复至,名曰食复。枳实、大黄,能夺胃中之食;栀子、香豉,能祛胸中之热。
卷一 伤寒门第二
蜜煎导法
白蜜二合,煎之作挺,长如指许,内便道中,病患以手急抱,欲大便时去之。
自汗,大便秘者,此法治之。
胃家实则自汗,自汗亡其胃液,则便秘。若以下药与之,则益亡其液矣,故用导法。导法者,迎而夺之之兵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猪胆导法
大猪胆一枚,入醋少许,取竹管五寸许,以一头入胆,一头内入谷道中,汁灌入肛内。顷当大便出。
阳明自汗,反小便利,屎虽硬不可攻者,宜行此法。
自汗,则胃亡津液,当小便不利,今小便反利,则热犹未实,屎虽硬,不可攻也,故以此法导之。猪胆能泽大肠,入醋能敛肠液,故便难者得之则易。经曰燥者濡之。此法之谓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搐鼻法
苦瓜蒂不拘多少为末,令病患噙水一口,将此药搐一字入鼻中,出黄水愈。
湿家,鼻塞头疼,宜行此法。
湿家头疼,是浊邪乾清阳之分也。鼻者气窍,上通于脑,下属于肺,浊邪干之,故清窍不利。瓜蒂苦而善涌泻,鼻窍受之,则能出浊邪而泻湿热。经曰客者除之,此之谓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阴毒熏法
大豆二升。炒令极热,先以净桶内置热醋三升,旋扶病患坐桶上蒸少时,却以热豆倾桶中,又蒸之,有倾囊下,却与阴证药服。
阴毒逆冷囊缩者,此方主之。
阴毒者,径中三阴之寒毒也。寒主收引,故阴盛则囊缩;热主施张,故熏蒸则囊纵。豆味甘而醋味酸,甘酸合,则能感召厥阴肝木之气,而行宣发之令矣。经曰开之发之,适事为故,此之谓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葱熨法
以索缠葱白如臂大,切去根及青,留白二寸许。先以火炙热一面,以着病患脐下,上用熨斗贮火熨之,令葱并热气入腹内;更作三四饼,坏则易之;若病患醒,手足温,有汗则瘥,否阴毒四肢逆冷,腹痛暴绝者,此法主之。
凡人气之呼出者,心肺主之;气之吸入者,肝肾主之。阴寒中于肝肾,则不能主吸入之气。故气有出而无入,令人逆冷腹痛,暴绝而死。宜外行葱熨法,内服四逆汤。葱有通中之妙,火有回阳之功,经曰热因寒用,此之谓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阴毒着艾法
用干艾叶揉熟,去灰作艾炷。取脐下一寸五分名气海,二寸丹田,三寸关元,灸五十壮至二、三百壮。以手足渐温,人事稍苏为可治。
阴毒手足厥冷,不省人事者,此法行之。
手足不自温也,受气于中而后温;里有阴寒,故手足厥冷;阳气明,阴气昏,不省人事者,乃阴盛而失神明之官也。《甲乙经》曰:气海、丹田,任脉所发;关元,足三阴、任脉之会,是任脉实贯三阴,而三阴之脉皆会于任脉也。故阴毒中于三阴者,取而灸之,有寒谷回春之妙!
卷一 伤寒门第二
水渍法
叠青布数重,新水渍之,稍捩去水,搭于患人胸上,须臾蒸热,又以别浸冷布易之,频换新水;热稍退,可进阳毒药。
阳毒渐深,脉洪大,内外结热,舌卷焦黑,鼻如烟煤者,此法行之。
阳毒者,三阳热证之毒也。由表入里,故曰渐深;洪大皆阳脉,表邪未去,里热又甚,故曰内外皆热,此由失汗之所致也;舌卷者,热燥华池而筋缩急也;舌焦而黑,鼻如烟煤,此火极而兼水化,亢龙有悔之象也。行此法者,水可以灭火,寒可以却热,外可以安内。经曰: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此之谓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灸少阴法
少阴,即太溪穴也,在两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灸七壮。
少阴吐利,手足不冷,反发热,脉不至者,此法行之。
少阴,肾也。寒中少阴,阴寒格阳上逆,故吐;少阴主二便,病寒故利;阴在内,拒阳于外,故手足不冷而反发热;脉不至者,阴盛于内而脉沉陷也。太溪,肾之俞也,干焉而灸之,所以引外格之阳,使之归原,如《易》所谓不远之复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接汗法
姜、葱各半斤,煎汤一斛,倾大盆中,用小板一块,横加盆上,令患人坐卧其上蒸之,外以席被围定,露其口鼻,外可进发汗药。
朔方严寒之地,腠理闭密,汗不易泄,故行此法。
盖姜、葱能通腠理,作汤以蒸之,则表疏而汗易泄,乃外合之兵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扑粉
龙骨牡蛎糯米(各等分,为末)
服发汗药,出汗过多者,以此粉扑之。
汗多有亡阳之戒,故用龙骨、牡蛎之涩以固脱;入粳米者,取其粘腻云尔,乃卫外之兵也!
卷一 伤寒门第二
刺期门
期门,穴名,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是穴。乳小者,以一指为率。陷中有动脉,刺之令病人吸五吸,停针良久出针。
妇人热入血室,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刺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