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凯发官网入口

  一伤寒,失于汗下,血热不散,故成发斑,大抵不宜发汗,轻则化之,重则下之。起于胸腹,先红后赤者,曰发斑。起于手足,先红后黄者,曰蚊迹。临病之际,宜详审焉。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少阴证,恶寒发热,无头疼,误以大发汗,使血从耳、目、口、鼻中出者、名阴血,多不治。此与鼻衄阳血不同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太阳证,发热恶寒,头痛,或微喘,鼻中出血者,为衄血,名阳血,须分点滴成流。

  此与阴血不同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失于汗下,邪热传里,使水涸粪燥,大便不通,必发谵语,或心下硬痛,下利纯清水,燥渴,口出无伦语,亦谵语,凡此皆实,当寒凉之剂下之。又有汗多亡阳,或下后利不止,身疼痛,或自利清谷,谵语者,凡此皆虚,当辛热之剂温之。此与狂言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余热不除,蕴在心包,使精神短少,冒昧昏沉,睡中言语一二句者,名独语,宜凉剂清之。此与谵语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因汗下后正气虚而本音失,则郑重语散不知高下,大小便自利,手足冷,名郑声,宜中和之剂治之。此与独语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瘥后交接淫欲,无病患反得病者,名阴阳易,宜清凉解毒之剂治之。此与女劳复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瘥后交接淫乐,不因易自病后发者,名女劳复。与前阴阳易同治法。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失于汗下,或因汗下后虚,令人气逆不相接续者,名短气,分虚实治之。此与喘证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失于汗下,或因饮水过多,令人抬肩撷肚,气逆上者,名发喘,分表里水气治之。此与短气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麻黄汤证,误下之,心下满闷不痛者,名痞气,分虚实治之。此与结胸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桂枝汤证,误下之,心下满硬而痛,名结胸,分缓急治之。此与痞满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证,病一阳经,或三阳经同病不传者,名合病,分在经过经治之。此与并病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证,一阳经先病未尽,又过一经之传者,名并病,分在经在腑治之。此与合病不相类。

  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或汗下太过,或恣饮冷水,水寒相搏,虚逆,声浊恶而长,名哕。此与干呕不相类。

  轻则和解疏利,重则温散。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热在胃口,与谷气并,热气上熏,无物,名干呕,分实热水气治之。此与哕证不相类。

  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有头疼,发热恶寒,脉沉,此名太阳脉似少阴,当辛温之剂散之。与少阴证不相类。

  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无头疼,止则发热恶寒,脉沉,此名少阴证似太阳,当辛温之剂散之。与太阳证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头疼,恶寒身热者,名表热,以辛散之。与里热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无头疼,无恶寒反怕热,燥渴口苦,舌干谵语,大便实,名里热。此与表热不相类。

  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头疼,身热恶寒者,名表恶寒,当辛甘散之。此与里恶寒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一伤寒,无头疼,无身热而恶寒,厥冷蜷卧,不渴,或吐泻腹痛,战栗者,名里恶寒,当辛热之剂温之。此与表恶寒不相类。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不再录。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卷之五

  伤寒

  伤寒之病,非比杂科,乃大方脉之首务也。其间脉理精深,艮震无常,死生反掌,甚所难明。

  苟或有称治伤寒者,未免羊质虎皮,然则名节虚隆,而实德则病矣。余早年盲学,昏昏如蝇触牖,后得汉长沙张仲景先师治法,所得石函遗着,名曰《遗芳嘉秘》,玩而诵之,以开茅塞,手足舞蹈,不自知也。数试数验,岂不珍重哉!第恐吾老,子亦犹前之昏学,临病无措,故将遗旨,应手得心诀法,纂以成集,名曰《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存与朝夕备览,以看省己之愚。原夫伤寒之脉,浮、大、动、数、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其弦、紧、浮、滑、沉、涩六者,为残贼之脉,故诸脉作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缓,为四季之正脉。浮、沉、迟、数为客主。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呼出心肺为阳,吸入肾肝为阴。一呼一吸为一息。寸口为阳,尺泽为阴,中为关界。阳主气,阴主血;血为荣,气为卫;寒则伤荣,风则伤卫;理自然也。所谓伤寒之病,从浅入深,先以皮肤肌肉,次入筋骨肠胃,专以浮、中、沉、迟、数辩其阴阳寒热及表里虚实而断之矣。

  诸浮为在表,轻手于皮肤之上便得之,曰浮。略重指于皮肤之下,肌肉之上,阴阳各半得之,曰中,证属半表半里。诸沉为在里,重手于肌肉之下,筋骨之间方得之,曰沉,属阴。诸迟为在脏,属寒。

  诸数为在腑,属热。阴阳、寒热、虚实,用在有力无力中分。有力者,为阳,为热,为实。无力者,为阴,为寒,为虚。杂病以弦为阳,伤寒以弦为阴。杂病以缓为弱,伤寒以缓为和。伤寒以大为病进,以缓为邪退。缓为胃脉,有胃气曰生,无胃气曰死。伤寒病中有神脉,如脉中有力,即为有神。

  神者,气血之先也。两手无脉,曰双伏,一手无脉,曰单伏,必有正汗也。寸口阳脉中,或见沉细者,但无力者,为阳中伏阴。尺部阴脉中,或见沉数者,为阴中伏阳。寸口数大有力,为重阳;尺部微而无力,为重阴。寸口细微如丝,为脱阳;尺部细微无力,为脱阴。寸脉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实,宜汗。浮而无力,主风邪表虚,宜实。尺脉沉而有力,主阳邪在里,为实,宜下;无力,主阴邪在里,为虚,宜温。寸脉弱而无力,切忌发汗。尺脉弱而无力,切忌汗下。初按来疾去迟,名曰内虚外实;去疾来迟,名曰内实外虚。尺寸俱同,名曰缓。缓者,和而生也。汗下后脉静者,生;燥乱身热者,死,乃邪气胜也。温之后脉来歇止者,正气脱而不复生也。纯弦之脉,名曰负。负者,死。按之解索,名曰阴阳离。离者,死。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卷之五

  伤寒标本论治

  病之有标本,犹草之有根苗。拔茅须连其茹,治病必求其本。标本不明,处方何据?所谓瞑目夜行,无途路而可见矣。原夫六气为本,三阴三阳经为标。病气为本,脏腑经络受病为标。先受病为本,次受病为标。且如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其经标本,膀胱、小肠也。膀胱寒水为本,其脉循脊上连风府,故头疼脊强。小肠为标,主发热。其正冬月时,在本者麻黄汤,在标者桂枝汤,余月改用冲和汤也。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其经标本,大肠与胃也。大肠为标,燥金为本,大肠与肺为表里。但发热,解肌汤。本脉络鼻循目,故目痛鼻干,不眠,虚则汗解,实则大柴胡、承气选用。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其经标本,三焦与胆也。三焦相火,本也,游行乎一身,故微热。

  足胆,标也,其脉循胁络耳,故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缘胆无出入之路,故从中治证,用小柴胡和解散而愈。其经有三禁,汗、下、吐是也。尺寸俱沉者,太阴受病也。其经标本,肺与脾也。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