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钩元-凯发官网入口

  生太原河东。叶如芥而白。(藏器)八九月下种。冬生可食。至春茎高二三尺。其叶而有丫。其茎中空性脆。三月开黄花。结角。其子大如粱米。黄白色。一种茎大而中实者其子亦大。虽是芥类。迥然别种也。(濒湖)

  气味辛温。主发汗辟恶。疗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除暴风毒肿。流入四肢疼痛。利气豁节诸子。

  和。涂丸。防〔论〕白芥秋深下种。生于冬。而长于春。若以归藏之时为茁出。以萌芽之候为长养。

  故至斯以告成功。所以一切主治。大能于凝结之患而得开发。于逆上之穷而得降折。二者可分任。亦可合奏。如求其所因。而适其主辅之宜。讵止豁痰利气。尽其功哉。缪氏云。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冷痰涎壅塞者。然肺经有热。与阴火虚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茎叶煮食动风动气。有疮疡痔疾便血者。忌之。

  〔辨治〕他芥子大如苏子而色紫。此品大如粱米而色黄白。碾用。

  卷十五\\菜部

  莱菔

  即菘菜也。似蔓菁而稍大。种菘不宜于北。犹蔓菁不宜于南。今则南北俱有。性喜烧土。随地可植。夏末布种。秋末刈苗。冬末采根。春末抽薹。开紫碧花。夏初结子。圆长不等。遂可布种。根色有红白。形有大小长短不同。(核)有两种。一种八月布。秋冬之交即可亦

  根

  气味辛甘。叶味辛苦。气温平。生啖或捣汁饮之。止消渴宽中。去邪热气。疗鼻衄。制面毒。解酒毒。同地黄食。涩营卫。令人发白。属土而有金与水。生者下气。熟食则辛散味去咸辅绝妙并以汁

  子

  味辛甘。气平。生用主吐风痰。发疮疹。炒熟。下气定喘。治嗽消食。除胀利大小便。

  止气痛。下痢后重。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丹溪)宣吐风痰。萝卜子半升。擂细。水滤取汁萝卜子急。萝高年气喘。萝卜子炒。碾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风秘气秘。萝卜子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立通。气胀气蛊。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每米饮服一钱。如神。胀满证甚者。加莱菔子炒一钱。面食伤。尤宜用。

  〔论〕莱菔布种于夏。而归根于冬。抽苗于春。而结子于夏。其根禀火土之气。历金而宿于生则水气。历木令而聚精于生用则金益火之势。故有痰则用生。凡炒用者。杀以气行则痰化乎。讵知身至液不化血而凝痰。

  缪氏。其子消痰下气更速。凡虚弱人忌之。

  卷十五\\菜部

  葫

  自胡地来。一名大蒜。小蒜根茎俱小而瓣少。其味辣甚。大蒜茎大瓣多。辛而带甘。

  皆八月种。春食苗。夏初食薹。五月食根。八月收种。

  味辛气温。熏烈有毒。入太阴阳明经。主治归五脏。通达走窍。行诸气。去寒湿。破冷气。

  汁饮。

  贴两足疗头风眠卧不痈疽发背。

  约百壮为率易合。一举而便成痂自脱。其效如数日即愈。寒疟冷甚妙。关格胀满张。不语。用大地。以蒜逐个于蚕。研末。入鼻〔论〕别录本草。首言大蒜归五脏。达诸窍。为其本阳而归阴。以致其气化之阳。独有殊效而反产后阳以归之和。

  辛热邪之濒湖云。散气助火。伤肺损目昏神。伐性之害。人多荏苒受之。仲淳言。凡肺胃有热。

  肝肾伤耗

  卷十五\\菜部

  葫

  自胡地来。一名大蒜。小蒜根茎俱小而瓣少。其味辣甚。大蒜茎大瓣多。辛而带甘。

  皆八月种。春食苗。夏初食薹。五月食根。八月收种。

  味辛气温。熏烈有毒。入太阴阳明经。主治归五脏。通达走窍。行诸气。去寒湿。破冷气。

  汁饮。

  贴两足疗头风眠卧不痈疽发背。

  约百壮为率易合。一举而便成痂自脱。其效如数日即愈。寒疟冷甚妙。关格胀满张。不语。用大地。以蒜逐个于蚕。研末。入鼻〔论〕别录本草。首言大蒜归五脏。达诸窍。为其本阳而归阴。以致其气化之阳。独有殊效而反产后阳以归之和。

  辛热邪之濒湖云。散气助火。伤肺损目昏神。伐性之害。人多荏苒受之。仲淳言。凡肺胃有热。

  肝肾伤耗

  卷十五\\菜部

  姜

  生姜

  辛而甘温。气味俱浓。浮而升。阳也。行阳散滞。辟恶祛邪。入肺。开胃。止呕乃气逆不散。生姜行阳散气)消痰(兼温中去湿。开豁冲散之功。)下气。开五脏六腑。通四肢关节。归五脏。除风邪寒热。并咳逆上气。久服通神明。生和半和杏仁泥。煎成膏。水调不能下食。浸汁点赤眼辛温益脾胃元气。温中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童便服。立可解散。盖下两。捣自然汁一酒杯。露一升。煎熟。食尽愈。干呕厥取四合。连渣呷之。又杀腹合洗。水五升。煮一升。

  〔论〕凡物皆有表里。与人身无二。生姜味辛。留皮者入肺而开胃。肺胃合而阳气乃行。

  故表

  干生姜

  乃留皮自干者。与生姜之用不殊。但不润。可入丸散。较之干姜则不热。

  干姜

  造法。取生者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晒干。置磁瓮中酿三日。

  色乃成。姜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而热耳。(丹溪)。

  气味生辛炮苦。气薄味浓。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阳中阴也。为心脾二经气分药。洁古云。

  寒嗽治下用补之寒气。

  守中者。除赤石脂温肺。

  溪)生痹。同辛温以热。同地芍榆瓜。治霍乱胀苓术贝母。治脾胃虚弱。

  铫溶化。和丸一钱二分。水豆大。每米饮一钱。米饮下神效〔论〕姜之味辛。辛者金也。然以四月种。五月苗。至秋社前后新芽顿长。秋分采芽。

  柔叶全火府属金。

  炮。犹未气为火之灵存。人但知用亦须假此守先哲隐而未有坎。肺更得其血乃成。所姜以止唾血痢乃和。是固妙以去皮而由中黑与不黑之异化热。因以伤未可混投也。

  治中气虚冷。

  多用则耗散元气。须生甘草以缓之。(东垣)服干姜以治中者。必僭上。不可不知。(海藏)干

  卷十五\\菜部

  胡荽

  一名芫荽。

  根叶

  气味辛温。微毒。入足太阴阳明经。辛香走窜。内通心脾。下及肠胃。外达四肢。

  一切不正之气。疗痧疹痘疮不出。治消谷。通心窍。利大小肠。通小肠气。诸疮皆属心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营运。得臭恶则壅滞。故痘疹不快。用胡荽酒喷之。

  辟恶气。床帐上下左右。皆宜挂之。以御汗气胡臭天癸淫佚诸气。若儿虚弱。及天时阴用此最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加以酒曲助虐。益火聚热。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湖)胡荽禀金气多。火气少。故辛香气温微毒。(仲淳)痘疹不快。胡荽二两切。以酒二盏。煎沸沃之。盖定。勿令泄气。候冷去渣。微微含喷。从项背至足令遍。勿喷头面。

  芫荽子

  味辛酸。气平。炒用。能发痘疹。杀鱼腥。痔漏脱肛。胡荽子一升。粟糠一升。乳许。以小口瓶烧烟熏之。

  缪氏。气虚人不宜食。痘疹出不快。非风寒外侵秽恶气触者。不宜用。

  卷十五\\菜部

  茴香

  宁夏出者。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为大茴香。他产小者。为小茴香。自番舶来大如柏实。裂成八瓣。瓣核如豆。褐色味甜。曰八角茴香。即舶茴香。

  子

  气味辛香。大甘微苦。性温。阳也。浮也。入胃肾二经。兼入心小肠膀胱经。开胃下气。止呕吐。暖丹田。为补命门不足之药。主膀胱冷气痛。及小肠气。并肾劳疝阴痛少腹痛。方书治腰腹胁痛泄泻。积聚伤饮食虚劳咳喘呃逆。诸逆冲上恶寒。水肿霍乱香港脚滞下。小便阳治膀胱相合。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