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法正宗记-凯发官网入口

若此祥瑞者无限。殆不可纪。然皆随世福力大小。感召而出之。王得其异闻。前而加礼。尊者谓王曰。王子出家。其所感若是。诚大士也。宜其继我绍隆法宝。不如蜜多寻亦证果。即与蜜多还其前之化所。其后乃命曰。吾老甚。非久谢世。昔如来大法眼藏。今以付汝。听吾偈曰。

  圣人说知见  当境无是非

  我今悟其性  无道亦无理

  蜜多既受付法。复告斯多曰。尊者以祖师僧伽梨衣秘于王宫。不蒙授之。其何谓耶。斯多曰。我昔传衣。盖先师遇难。付法不显用为今之信验。汝适嗣我。五天皆知。何用衣为。但勤化导。汝之已后者度人无量。蜜多默然奉命。已而尊者超身太虚。作一十八变。大放光明照耀天地。即于空中化火自焚。虽雨舍利而不坠于地。大众各以衣裓接之。寻建浮图合而秘之。其时当此东晋明帝之世也。

  评曰。谓衣不焚。不亦太神乎。曰宝剑出乎良冶。尚能变化不测。而光贯星斗。方士资乎世术。亦能入水不濡。入水不焚。况乎圣人之上衣。大法之胜器。此可然乎。能无曜乎。其言地动至乎云日草木之祥瑞。远以业理求之至哉。宜异世俗五行之说。

传法正宗记卷第五

  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传天竺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传天竺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尊者传(上下)

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传

  不如蜜多尊者。南天竺国人也。姓刹帝利。父曰德胜。即其国之王。蜜多盖德胜之太子也。诞时宫中有异香氤氲。家人奇之。然其天性淳懿。少崇佛事。初婆舍斯多。道化其国。尊者会事因称疾。乞免太子。从斯多出家。王听。斯多即宫中为其剃度。会胜僧受之具戒。事见于斯多传。寻从斯多出宫。乃得付法。其后游化至东天竺国。先是其国王刹帝。坚固信重长爪外道梵志者。及尊者入境。外道之徒患之。以告其师曰。适知不如蜜多入国。其人道胜。恐吾党不如。宜先谋斥之。外道即请从其王登高。因西望谓王曰。西有妖气必魔入境。王见之乎。王曰不见。然则奈之何。外道曰。此魔所至。家国必衰。然为王计者。不如诛之。王曰未见其罪。岂忍为乎。外道复进其徒之善咒者曰。其法能动天地。此可以御魔。然尊者已知托以望气。先戒其众曰。我至此城必有小难。汝辈勿惊。及见王果诘曰。师来何为。尊者曰。我来欲度众生。曰当以何法度何类众生。曰随其类而以法度之。曰苟有术者。师敢敌乎。曰我佛法至正。虽天魔不足降之。安有妖术而不敢当耶。外道辈闻其语益愤。作法即化一大山凝空。将压尊者。尊者遂以指按地。地动。五百外道皆不能立。移山却临其首。外道党大惧。尊者复按地。地静。化山亦没。外道皆罗礼悔过。王亦谢之曰。吾不识大士。乃令萤火欲争曜日月。是时王新迁其都。他日张大斋落之。亦以慰外道。欲尊者预会。尊者初不奉命。徐观其地将陷。即以神通往之。王见曰。师果来耶。曰我非应供来。欲有所救耳。王曰何救。曰此地已为龙之所有。须臾当陷。众不便去必溺。王恐急起。其众去之。未远至一高原。反顾其地果陷渊然成湫。王益敬蜜多。即严象驾。命尊者偕还其故城。因曰。余五日之前尝梦。空中坠一金锁垂至于地。我即举之。今日之事非其应乎。尊者亦谓王曰。吾昔将至此国尝梦。一奇童持宝盖趋我之后。此必圣人出王所治。以相继传法。王曰。下国岂有至人耶。曰王无谦。是必应之。先是其国有婆罗门子。幼无父母。孑然放达。自号璎珞。闾里不能测其为人。一日遽发隐语曰。神人脚踏土会里逢龙虎。是日趣王来。王便随他去。自是出处益不常。及王与尊者驾至其旧城之东。此子特来迎之礼于驾前。尊者语王曰。所谓王国之圣士。此其人也。尊者即谓璎珞曰。汝记往事乎。璎珞曰。我念昔同法会。尊者演摩诃般若波罗蜜。而我转甚深修多罗。缘当复会。故此相候。蜜多谓王曰。此子盖大势至菩萨。降迹为吾嗣法。然其后复出二大士。其一先化南天竺。而后缘在震旦。然其九年却返本国。尊者即为之剃度。谓璎珞曰。以前吾谈般若汝说修多罗。致今复会。便宜以般若多罗为汝之名。当此不如蜜多化导于东天竺。逾六十年矣。一旦遂命般若多罗而告曰。昔如来付大法眼藏展转至我。我今用传于汝。汝宜流通勿令其绝。听吾偈曰。

  真性心地藏  无头亦无尾

  应缘而化物  方便呼为智

  付法已。尊者告王曰。荷国惠施宁不感之。但其化缘殆尽。不能久恋仁德。吾将往矣。王善保之。王泣下如丧所亲。尊者乃于王宫即座化形如日。少顷复之。呈一十八变。以三昧火即自焚之。雨金色舍利。王后为金塔以閟之。其时当此东晋孝武帝之世也。

天竺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传

  般若多罗尊者。东天竺国人也。姓婆罗门氏。幼丧父母。孑然胸食自养。游于闾里。时人但以璎珞童子号之。有命之役者。不辞劳不论直。或问曰。汝何姓。曰我与汝同姓。或曰。汝行何急。曰汝行何缓。人皆不测其然。会其国王坚固者与不如蜜多共驾还其故城。尊者遂东出趣其驾前。自说昔缘。至是尊者之迹大显。蜜多即携至王宫。他日为之出家。会胜僧受之具戒。而尊者之体即发异光。未几蜜多果以法眼付之。纵其游化。及尊者至南天竺国。其国王香至者。诏礼于宫中。以宝珠施之。初王有三子。而其志各有所修。其长曰月净多罗者。好修念佛三昧。其次曰功德多罗者。好修福业。其次曰菩提多罗者。好通佛理。以出世为务。至是香至皆命出礼尊者。尊者以三子皆好善。意欲验其智之远近。即以王所施珠使各辨之曰。世复有加此珠乎。其一月净多罗曰。此宝珠最上。世无有胜之者也。非吾王家孰能致之。其二功德多罗亦如其说。其三菩提多罗曰。此珠世宝未足为上。夫诸宝之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诸光之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诸明之中心明为上。然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明辨于此。既明辨此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而明法宝。然则我师有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尊者嘉其才辨。复问曰。诸物之中何物无相。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又问曰。诸物之中何物最高。曰于诸物中人我最高。又问曰。诸物之中何物最大。曰于诸物中法性最大。尊者默喜。谓是大法器。必为已嗣。其后会父病既亟。辄以手览空。虽左右不能止。菩提多罗因以问尊者曰。吾父务善兴福。平若未有如其为心者。今感疾恍惚。手览虚空。恐非善终。何其报之相反耶。我甚惑此。尊者果能释之。愿从出家。尊者曰。此其业之所应也。然物皆有业。虽三乘圣人亦不能免之。但其业有善恶耳。佛谓。人有为善之至。及其终也报当生天。则天光下垂如引经彩。欲其终者览之。而神随以上征。其光或五色互发者。盖表其所向乃往天界也。今汝父手有所览。是亦报生天上也。亦其为善之明效。非不令终。然当其大渐。将有天乐异花应之。寻如其言。及王崩二子方甚号恸。而菩提多罗独于丧所端然默坐。终朝不兴。其二兄怪之。以问尊者。尊者曰。此子入定将有所观。七日当自起勿惊。及菩提多罗定起。谓二兄曰。我欲观父何往。而他无所睹。但见一日明照天地。其父殡已菩提多罗果告二兄。求从尊者出家。尊者知其道缘纯熟势不可沮。遂当其师。乃为安其法名。久之遂以法而付嘱曰。如来大法眼藏展转而今付于汝。汝善传之无。使断绝。听吾偈曰。

  心地生诸种  因事复生理

  果满菩提圆  花开世界起

  已而般若多罗于其座展左右手。各放五色祥光。七十余道。寻超身高七多罗树。即以化火自焚。雨舍利不可胜数。四众敛之。与其国之王月净建浮图而閟之。是时当此宋孝武帝之世也(以达磨六十七年后方东来。算之当在宋孝建元年甲午也)

#佛藏 #四库全书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