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如何才有成就-凯发官网入口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如何才有成就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这是孟子传给我们的修养工夫,欲学儒家的明心见性,他在这里全都说了,说得非常切实。第一要体会“平旦之气”,加上我所说“平旦之气”的情况,大家要特别注意。
孟子这里说“苟得其养”,就是养气。儒家说“养气”,道家说“炼气”,佛家说“修气”;儒家说“存心养性”,佛家说“明心见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对于心性之学,非常奇怪,三家的见解都相同。修气也好,养气也好,炼气也好,怎么修?怎么炼?怎么养呢?要经常保持自己心境的宁静,所谓没有妄想,把呼吸自然之气,修养到不来不去“息”的境界,那么生命永远年轻,自己就在成长;失去了养气的境界,生命就衰老死亡。
孔子也讲到这个道理,他说:“操则存”,“操”就是修持,念念都在定慧中,把握住这个境界就成长;“舍则亡”,放弃了,散乱了,就完了。这个境界的修养工夫,要“出入无时”,不被时间拘束,也不受空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在静定中,这是要看内心的修养,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如空空洞洞,这空空洞洞就是一个方向,要“一切不管,放下就是”。孟子说,孔子这几句话,就是由养气到达养心的境界。
这一段非常重要,是孟子讲学问修养的精华,应该熟读熟记。
《告子》这一篇,在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对孟子有一种批评,一种幽默的讽刺,但事实不然。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为说明一个真理,而引用的譬喻,和几千年以后的现代所用的譬喻,出入很大。因为千年前的譬喻,在今日看来,犯了逻辑上“引喻失义”的毛病;就是所引用的譬喻,对主题的说明,往往并不恰当。例如佛学《楞严经》上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对明心、见性两方面的辩论,所引用的譬喻,以现代的科学立场来看,也有些或小或大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指佛或圣人,对真理没有了解。因为在那个时代,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知识范围有限,而他所引用的譬喻,也只能限于这个有限的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以现在所知道的科学理论或事实,来为某一真理辩论——比如以单引擎螺旋桨飞机为譬喻,也许五百年、一千年后的人看了,会笑掉大牙,因为以后的时代,可能肩膀挂上两片翼,就能飞行了。所以后代看前代,很容易笑前代的人。
现代的人,只穿一件和以前短褂相近,襟仅遮臀,袖不过肘,敞开领口的香港衫,到任何地方去也是合礼的。所以,这些善或恶,只是行为、形态的,是随时间、空间的演变而演变的。有时,同样的行为,东方行得通,西方行不通;在南半球是善的,在北半球是恶的。而孔孟所讲的至善,与佛家、道家以及所有宗教家、哲学家所谓的至善,都不是行为形态的善恶,而是形而上本性本体的善恶问题。
中国文化,尤其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所谓诸子百家,各种思想学说,非常之多;但归纳起来,大致上只有儒、墨、道三大家。自唐代开始,就换了一家,而为儒、释、道三大家,墨家就被剔了出去,但墨家的精神,实际上已融入后世儒、道两家之中了。自此之后,儒、释、道三家,谈修养的学问,观念几乎完全相同,儒家主“存心养性”,佛家主“明心见性”,道家主“修心炼性”,实际上都是由“心”的修养,进入到“性”的境界,把心性分作两层来处理。
儒家的心性之学,则更偏重于孟子。孟子在前面说,人性本来是善的,他以牛山濯濯譬喻,说明山上很好的林木,由于人为的砍伐而成为一个光山,比喻人性本善,因后天人为的习惯而变坏,所以他提出了“良心”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常说人有良心或没良心,这“良心”一词,是孟子在这里首先提出来的。所谓良心,就是善良之心,孟子说到“良心”要如何修养。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孟子》一书,从这里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尽心》章,是来自前五篇谈到的“养气”,这里要讲的,是他养气的具体方法。
孟子的“养气”,等于道家的“炼气”,也等于佛家的“修气”,也等于瑜珈术的修炼气脉。由此可见,自上古几千年来,至少是东方,自中国、印度、阿拉伯至埃及这一圈,差不多半个地球的文明,所讲人类的修养方法,很多都是相同的。由此也可以推论,在上一个冰河时期,地球分裂,地壳下陷,多数人都丧失了生命,逃过这一灾难的是极少数人。这少数人,因为分散辽远,不得互通往来,虽语言不同,文化流传有异,但基本的真理,大的原则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值得详细研究的专题,在这里无法说透,只好暂且搁下。书名: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告子 #南怀瑾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