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雄传-凯发官网入口

辛雄传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父亲辛畅,任汝南、乡郡二郡太守。

辛雄很重孝道,替父亲守丧,因过于伤心而消瘦变形,人们几乎无法将他认出。清河王元怿任司空,征请他任左曹。元怿任司徒,仍请他任左曹。他心地坦荡,加上对政务十分熟悉,所以,经他处理的事情,人们无不心悦诚服。元怿常对别人说:“有辛雄在,就一定没有讼案。”他历任尚书驾部、三公郎。适逢朝廷淘汰郎官,惟有他与羊深等八人留任,其余的人全部被罢职遣归。

早先,御史中丞、东平王元匡又想抬着棺木进宫,向皇帝进谏,尚书令、任城王元澄弹劾他对天子不尊重,朝廷下诏饶恕他的死罪。辛雄替元匡申辩,陈奏说“:元匡原为布衣,立官三朝,常蒙受先帝的恩宠。他正直无私的性格,很得先帝们的称赞。所以,高祖孝文帝赐给他匡这个名字,陛下您命他负责弹劾的重任。高肇专权时,他就抬着棺木向朝廷谏诤。那时,天子圣明,大臣正直,朝廷始终没有怪罪他。假如他又要重新抬棺上殿,先帝原先已经原谅了他,陛下您也应宽厚地对待他。”不久,元匡被任命为平州刺史。右仆射元钦称赞辛雄品格高尚,左仆射萧宝夤说:“我听游仆射说:‘如能得到像辛雄这样的四五个人才来处理省台的事务,就足够了。’今天才认识他,真是太晚了呀!”

开初,廷尉少卿袁翻考虑到犯罪的人经恩准可以上诉,但是非曲直却难以判明。便奏请朝廷,凡是靠道听途说,不问是非,推成狱案的,一概不予受理。朝廷下诏让门下、尚书、廷尉共同议论。辛雄说“:《春秋》中的大义,现在不幸而失去了,处理狱案,宁宽勿严。宽则会让犯罪的人逃脱惩罚;严则会使好人受害。现在,人们不忍心加罪于奸恶贪婪的官吏,使他们为所欲为,使得道德高尚的君子,与行为卑劣的小人,香臭不分,怎么能说是赏善罚恶、殷勤地替那些受冤屈的人着想呢?古人常担心处理案件不精细,没有听说知道冤枉而不处理的。”朝廷下诏按他的意见办。从此,朝廷每遇到疑难问题,他与朝臣发生分歧,大多听从他的意见。于是,他的公正能干的名声传播开来。

他写了《禄养论》,说孔子陈述的五孝中,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百姓,没有不让做官这种说法。《礼记》上说:年纪八十岁,一个儿子不从政,专门侍奉他;年纪九十岁,全家都不从政,专门侍奉他。郑玄注释说:“可以再任命他。”然则,这些只对庶民百姓,不是针对公卿大臣说的。他认为应该允许用俸禄奉养老人,不限制年纪界限。奏章上达,孝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他被任命为司空长史。各公卿大臣都仰慕他的声望,想让他担任自己的助手,却不能如愿以偿。

当时,各方盗贼强盛,南朝又侵犯边境,山蛮聚众作乱,孝明帝想亲自讨伐,把荆州作为第一个目标。朝廷下诏命辛雄为行台左丞,与临淮王元..,向东进至叶城;别将裴衍,向西打通亚鸟地一带的道路。裴衍犹豫观望,没有进发。元..的军队已到达汝河之滨,适逢北沟的魏军向他求救,元..认为在路途中不宜分兵管别的事,所以不想应允。辛雄劝他说:“您在朝廷以外指挥军队,怎么有利就怎么办,有合适的机会就进攻,何必墨守成规?”元..害怕事后朝廷对他进行责罚,要求辛雄给他军符。他认为天子目前要亲自征讨,蛮夷必大受震动,趁着他们惊慌失措,可无往而不胜。便把军符给了元..的军队,让他们迅速出击。敌人听到后,果然逃散。

他在军旅中给朝廷上疏说“:人之所以能在军阵中舍身忘我,身触白刃而毫不畏惧的原因,一是为了追求美好的名声,二是为了获得优厚的奖赏,三是畏惧严厉的刑罚,四是为了杀死敌人,保护自己。如果离开这四条,虽然是圣明的君主也不能劝动他的大臣,慈祥的父亲也不能驱使他的儿子。英明的天子深深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赏必行,罚必信,使那关系亲的,关系远的,地位高的,地位低的,勇敢的,怯懦的,聪明的,愚蠢的,一听到进军的号角钟鼓,一看到猎猎飘扬的军旗,无不感奋激扬,竞相冲入敌阵。难道是厌恶活的太久而愿意早死吗?是利害摆在他的面前,欲罢不能啊!自从秦、陇一带发生变乱,已历经数年;南方的蛮族骚扰,已有几载;前后参加讨伐的士兵,共有数十万人;参与这三个方面作战的军队,却失败的多,胜利的少,究其原因,是赏罚不明造成的。陛下如果想早日平定天下,应同情将士们的辛勤劳瘁,降下明诏,奖赏决不拖延。然而,过去将士们的功勋,迟迟不予奖励;在战阵上逃跑的兵卒,安安稳稳地在家住着,使得那些重气节,忘生死的人得不到鼓励,庸陋卑劣的人无所畏惧。奋勇杀敌,死了奖赏却一再拖延;临阵逃脱,身体得以保全而不受惩罚,这就是士卒所以望风逃窜、不肯奋力进击的原因啊!如果重新下达诏命,更换赏罚的标准,军威一定能够大振,敌人一定可以被扫除。”后来,朝廷任他为吏部郎中。

..朱荣率军占据洛阳,在河阴大肆杀戮朝臣,人心惶惶,辛雄藏匿不出。孝庄帝想命他为尚书,门下省奏报说:“辛雄没有出来,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孝庄帝说“:就是他死了也要用他,怎么能活着而不用呢?”便任命他为度支尚书。

后来,他又兼任侍中、关西慰劳大使。即将出发,他向朝廷请求五件事:一是过去所欠的租调,应全部免征;二是省简和废除不合时节的徭役,以舒缓百姓的生计;三是征收调绢的时候,要让丰收和歉收的地方有区别,让各州郡量力而行,不得强求一样;四是历年兵连祸结,死亡无数,有的失去父亲,有的失去儿子,辛酸伤悲,至今犹存,活着的老人,请求授予官职,让幸存的人感到高兴,死去的人灵魂得到安慰;五是社会动乱已久,礼仪荒废,如果阖门和睦,孝顺父母,团结兄弟,事迹突出的,应在他们的家门口悬挂匾额,予以表彰。孝庄帝同意他的建议,因而下诏,命给七十岁的老人授县级官职,八十岁的老人授郡级官职,九十岁的加封为四品将军,百岁老人封为从三品的将军。

永熙二年(533),他兼任吏部尚书。这时,天子渐至专断恣肆,辛雄惧怕他受谗言产生邪念,所以,不像过去那样坚守正道。人们议论起来颇有讥讽。孝武帝到南方巡游,辛雄兼任左仆射,留守京城。永熙末年(534),他兼任侍中。孝武帝被迫西入长安,齐神武帝高欢来到洛阳,在永宁寺聚集所有的朝臣,责怪辛雄和尚书崔孝芬、刘貵、杨机等人说“:作为大臣的侍奉君主,要匡扶危机,救治祸乱。如果在朝廷内不去进谏劝阻,天子外出又不陪驾随往,天下太平则邀幸取宠,出现祸乱便争相逃跑,大臣的节操到哪里去了?”便将他们诛杀。

#白话北史 #二十四史
发表评论
网站地图